比起台式鬆軟的麵包,我更喜歡歐式麵包的口感---
紮實富有嚼感、外脆內軟,嚐起來帶有淡淡的麥香,
拿在手裡沉甸甸的,給人實在的滿足感...
歐式麵包的材料及作法一如樸實的外表,簡單而不複雜,
這次要介紹的食譜是低溫冷藏發酵的作法,和一般免揉麵包的作法比較起來,因含水量較少,也比較容易操作。
為了要製作出歐式麵包脆硬的外皮,一定要使用鑄鐵鍋烘烤麵包喔!
我採用的是Cecillia的食譜(詳細作法步驟見文章末YouTube連結),
但改用鑄鐵鍋烘烤,麵包的含水量也增加些,
因此麵包的組織會更加濕軟,相對的也比較黏手不好操作。
建議新手可依照Cecillia的食譜份量操作較容易上手,
等較有經驗了,再增加一些水量(如下列我的食譜份量),其實只要把麵糰攪拌均勻即可,
比起影片還需要手揉的步驟還簡單許多喔!
鑄鐵鍋免揉麵包 (一個18cm鑄鐵鍋的份量)
材料:
T55法國麵包粉(或高筋麵粉) 250公克
砂糖 15公克
鹽 3公克
速發酵母粉 3公克
橄欖油 1大匙
水 175ml
水果乾或堅果 適量
作法:
1. 先將麵粉、砂糖、鹽、酵母粉放入一個大的攪拌盆裡,以木匙攪拌均勻。
2. 再倒入橄欖油和水,攪拌至無粉粒的狀態即可。
3. 攪拌盆覆蓋上濕布或保鮮膜,在室溫下靜置一個小時,等麵糰稍微膨脹發酵之後再移入冰箱冷藏,
冷藏約10~18小時。
4. 麵糰從冰箱冷藏取出後,再放置室溫1小時。在工作檯面撒上一些麵粉,用刮板慢慢將麵糰移至工
作檯面上。麵糰表面再撒上些許麵粉,手上也沾些麵粉,將麵糰按壓成扁平狀排除氣體。
5. 如果有想加入的果乾(葡萄乾、蔓越莓乾等)或堅果(核桃、南瓜子等)可在這時加入,均勻平舖在麵糰
上,再以刮板從麵糰四個角落往裡折疊收合成圓形。
6. 將麵糰整圓之後,再放回攪拌盆蓋上保鮮膜或濕布做最後發酵約1小時。
7. 麵糰發酵完成前20分鐘,先將鑄鐵鍋放入烤箱一起預熱至220℃,待麵糰發酵完成將麵糰移至烘焙
紙上,麵糰表面可再撒上麵粉裝飾,如果要麵包烘烤出好看的裂紋,也可用小刀在麵糰表面畫割紋,
小心將麵糰連同烘焙紙一起移入鑄鐵鍋,蓋上鍋蓋烘烤20分鐘,再打開鍋蓋繼續烘烤10分鐘至麵包
上色。
8. 取出烤好的麵包放置於烤架上待涼,約一小時後再分切成片。
※ 我分享的食譜收錄在Cecillia的《比免揉麵包更簡單!簡單揉就好吃的家庭烘焙坊》一書當中,詳細作法及步驟
可參考下列YouTube影片。我更動了麵粉種類和水份份量,而且改用鑄鐵鍋烘烤。因我更動食譜後的水量較多一些,
混拌麵粉和水的時候會較黏手,建議用木匙(或飯匙)攪拌,攪拌至沒有粉類殘留即可,麵糰有些許疙瘩不光滑也沒關係。
新手可完全照著Cecillia的食譜份量操作,較容易上手。等到操作熟練了,再試試我的作法,可比較兩者之間的不同。
Cecillia的這本麵包食譜我非常喜歡也推薦給大家。
※ 可依個人喜好選擇各式果乾或堅果為麵包添加風味:堅果可先以低溫烘烤再切成小塊放入麵糰裡;水果乾則可用白蘭地
等烈酒先浸泡入味,或以熱開水泡過,除了替果乾增加濕潤度外,也可讓果乾在高溫烘烤時不至於乾硬而味道變苦。
※ 因低溫發酵所需的時間很長,我通常都是晚上做好麵糰,放入冰箱冷藏一晚,隔天早上就可以烤麵包囉!
※ 沒有鑄鐵鍋的朋友就照著Cecillia的步驟烘烤麵包就可以了,但只有用鑄鐵鍋烘烤,才能烤出歐式麵包酥脆的外皮。
※ 麵包如果當天吃不完可以放到冷凍庫保存(切片、以保鮮盒或保鮮袋裝好),再次烘烤的時候不必退冰,直接放入烤箱,
或者稍微噴點水在麵包上,就會像剛出爐一樣好吃喔!